第(2/3)页 他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不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 杜月笙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多领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野史中,杜月笙是上海滩“三大流氓头子”之一,可谓坏事干尽了。 从1927年到1937年这10年中,是杜月笙一生最得意的时期,他倚仗上海租界的帝国主义,甘心充当帮凶,又与反动分子有勾结,而两方面又都需要利用他充当工具,他的地位被抬高了很多。 在租界方面,他的势力充斥着英、法租界。法租界巡捕房的华夏督察长金九林是完全听他安排的,公共租界的流氓头子季云卿和他徒弟英租界捕房督察长陆连奎,对他也很尊敬。 再加上商会会长王晓籁是他支持出来的,自己又兼了不少的董事长、理事长、总经理一类职务,所以杜月笙在工商、金融界也很有势力。 当时在上海行销的各种毒品,都要受到他的保护,当然他不是白保护的,要收取“保险费”,这可以从中狠狠地捞上一笔。 作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也并非漆黑一团。 但是实事求是的讲,在抗战中杜月笙做出了较大贡献。 淞沪会战爆发后,杜月笙加入了上海各界抗敌救援会,任华夏红十字会副会长和筹募委员会主任。 凭借他的能量,很快组织起了13个急救队、10个救护队、24个临时救护医院,征集救护车98辆,还有16所公立医院,共救助伤员及受伤民众4.4万人。 上海失守后,国民政府动员民众撤往大西南。杜月笙又在汉口成立后方救护委员会,先组建了37个医疗队,后逐渐增加到178个,工作人员达3000多人。 这些开销大都是他自掏腰包。 杨帆此番请他出山帮忙,既是看中了他的能量和人脉,同样也是看中了他作为华夏人共仇敌忾的一面。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正在通过外交途径意图掐断华夏虎贲军的对外航线,所以这件事必须得加快速度了! 今天,杜月笙特意请来了潘公展、虞方卿、陆连奎、王晓籁等人。 “诸位,静一静,今天请大家来寒舍,确实有要事相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