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烂到根了-《带着淘宝去抗日》


    第(2/3)页

    除了征兵之外,还有更多的壮丁被征召去义务修筑军事工程,这部分至少有一亿人。

    抗战守土人人有责,不管是抗战征兵还是义务修筑军事工程,倒也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

    但是,在这个执行过程中特权滋生腐败,国军征兵过程可谓腐败透顶,充满黑暗,甚至是令人发指。

    抗日战起,国府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即按照保甲制度调查户籍、人口,然后对将年满18岁至45岁的兵役适龄男子登记于册。

    每年由保长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谁去当兵。抽签的基本原则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

    但男子是否适龄、健康与否、是否独子、抽签后谁去当兵等等几乎都由乡、保长和军队征兵官员说了算。

    因此,抽签过程充满了敲诈、勒索和剥削。

    区、乡、保长敲诈勒索老百姓,只要交钱即可免除兵役,比较富裕的人家,勒索5万至50万法币不等,差一些的也要勒收二三万法币。

    因此,人们对乡、保长恨得咬牙切齿,老百姓都说“过去有灭门县知事,现在有灭门乡保长”,还有人说“生了儿子是老蒋的,有了银子是保长的”。

    另外,不只是基层政权在征兵中腐败不堪,国军征兵官员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变本加厉。

    军队征兵官员卖、放壮丁,用壮丁谋利,导致壮丁大量逃脱兵役,送兵时让壮丁帮助贩运违禁品致壮丁大量死亡,贪墨新兵的军饷、生活费等中饱私囊,各种罪恶勾当做尽做绝。

    在征兵过程中,壮丁有的被杀掉,有的给打伤;有时他们在到达营地以前就饿死了。

    进入军队,通常就是一种死刑——死在路上,死在征兵过程中,死在野蛮的新兵训练处及长途行军中的人,要比进入军中后死的人还多。

    据白修德描述说:“靠近成都的一个壮丁营要接受四万个壮丁来受训入伍,但是在来营途中有许多人就已死了,能够活着拖到训练终了的,结果只有八千人。据说还有一队一千名的壮丁,由于训练官员的失职竟死亡了八百名之多。”

    正是在这种残酷的虐待中,有很多壮丁还没有等到上战场,就死在了征兵途中,上百万壮丁在征兵途中和新兵营地凄然死去。

    在此状况下,无论如何都无法指责新兵的逃跑行为,诚如白修德所说:“华夏人并不怕为国家出力卖命,人民的爱国心是从来没有低减过的。只是他们个个都深知壮丁营是个什么样子。”

    长期过着好日子的刘承昌听得心惊肉跳,着实想象不到国统区会是这样一个黑暗世界,下意识的皱眉反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