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忠言逆耳-《带着淘宝去抗日》
第(2/3)页
1939年11月,华夏军队在各站区像侵华日军发起了冬季攻势,其中包括了桂南会战。
冬季攻势持续了四个多月,华夏军队部署了192个师约148万人,直接参战兵力71个师55万多人,与日军作战1340次,其中主动出击1050次。
这是日军侵华以来,华夏军队发动的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大反击,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华夏军队对外国侵略军所发动的一处最大规模的反击战。
冬季攻势击毙日军两名中将、两名少将,华夏军队伤亡七八万人,改写了华夏军队百年以来基本上只是被动挨打的历史。
在德、意法西斯军队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国际背景下,华夏军队能有冬季攻势这样的作为,让世人刮目相看。
冬季攻势使日军大受打击,日军也承认“这次作战付出的牺牲是过去作战不曾有过的”。
然而直接损失还是次要的,更大的损失是让日军推迟了南下计划。
当前东南亚和南亚是以英法为主的西方国家殖民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等国对本土自顾不暇,对殖民地实际上都采取了放弃政策。
所以日本政府极其迫切的希望能将侵华日军从80多万减少到50多万,以腾出兵力侵占东南亚和南亚。
但冬季攻势打破了日军的如意算盘,使得日军不但一时无法从华夏缩减兵力,反而不得不扩大战线,在广西发动宾阳作战,在华中地区发动宜昌会战。
吴榕邦说的摇头晃脑面露得色,但史迪威却依然摇头道:“战略反攻?表面上好像有那么回事,但是恐怕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自从武汉会战结束之后的大半年时间,别的战区的国军我不太清楚,但是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的国军,战斗力却衰减得超乎想象,许多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吴榕邦面子有些挂不住的反问道:“比如说呢?能否举个例子?”
史迪威注意到了吴榕邦的表情变化,笑着反问道:“吴厅长,据我所知你们华夏虎贲军和国民政府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统属,听你的语气怎么很偏向国民政府呢?”
“咳咳咳,这个不应该是问题焦点吧?不管怎么说,我都是地地道道的华夏人,自然希望国军能迅速变强壮大,我们能合兵一处将鬼子早些赶出华夏!”
吴榕邦老脸微微一红,幸亏自己是杨帆老丈人,忠诚度是不会受到怀疑的,否则光是这么一问就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嫌疑。
“这话倒也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