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弱国无外交-《带着淘宝去抗日》
第(2/3)页
庚子赔款要追溯到慈禧太后时期,慈禧利用义和团对洋人进攻,最后八国联军侵华,打进北京城,清政府屈辱的签下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用关税作保,本息合计近10亿两,折合现在人民币3000亿。
而清朝灭亡后,这个赔款的任务就自然到了国民政府政府手上。
现在中日两国早就已经打破头,大半个华夏都已经被战火烧得通红,可两国愣是没宣战,直到现在两国都还维持着外交!
那么虽然有条约要赔款,但是,中日属于全面开战状态,日本一边打我们,我们还给他钱,这不是滑稽么?
而作为国民政府来说,那是诸多的无奈,一把辛酸泪,弱国无外交啊!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保住关税。
当时清朝政府签订这个条约的时候,那是海关关税作保的,而到了民国,海关关税除了支付庚子赔款外,还有多余,而且其他列强那都是保护华夏海关的,因为要给他们赔款啊!
因此,蒋委员长开战了继续给日本赔款,是为了保住海关关税,否则一旦翻脸,日军切断海关,那这部分收入也没了!得不偿失!
第二,维护大局。
国民政府一直都很穷,基本上靠大量发行国债,向列强借钱搞建设,整军备。
因此,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大量持有华夏国债。
而国债靠什么?靠的是国家信用,所以一旦蒋委员长宣布不履行对日赔款,列强必将对国民政府信用度大大降低,很可能抛售国债,造成巨大赎回压力,而且信用丧失了以后再借钱也就难了!
第三,仍抱有希望。
蒋委员长和日本虽然打的不可开交,全面战争已经爆发。但是,双方都没有正式宣战,这在国际上,没有宣战那就不是战争状态啊!
蒋委员长一直对日本抱有希望,不敢对日本彻底断绝关系,放手一战。
总是希望和平解决,坐下来谈,因此继续支付赔款有利于维持这种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