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各取所需-《带着淘宝去抗日》


    第(2/3)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放长线钓大鱼,很有意思!”

    老丈人和大小老婆相视一笑,纷纷点下了头。

    经过几天的发酵和“内忧外患”,杨帆终于“艰难”的做出了回应,于9月10日上午9点在高密市政府开新闻发布会。

    杨帆当着数十家报社和媒体记者宣布:高密当局将尽最大努力安置所有愿意到高密避难的华夏难民,将会斥巨资租借上海、香港等地的所有船只用于运输难民。

    杨帆前脚刚发布新闻,日本鬼子则是假惺惺的宣布:“本着人道主义援助,大日本帝国愿意动用所有商船货船,在最短时间内协助救济会、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将滞留在上海的难民全部运送到青岛。”

    但前提条件是,高密当局提供轮船使用的汽油,并支付船员工资。

    这个“合理的小要求”,自然让难民、租界、国民政府当局举双脚双手赞同,紧接着救济会和高密当局与日方进行了磋商和讨价还价,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高密当局“被迫”同意日方的条件,负责提供油料并支付船员工资。

    甚至于,杨帆“迫于各方面压力”与日方暂时握手言和:在日方协助疏散难民期间,不得对山东境内日占区进行军事进攻。

    关于这点,杨帆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虽然会搞得行动虎头蛇尾,会让正在兴头上的部队有些失望。

    但是为了平添400多万人口,进一步增强战争潜力,这点让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毕竟现在都是硬骨头了,就算是再使劲啃也啃不出多少油水来,而这400多万人口却是实实在在的人口红利。

    战争潜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力量等,决定着战争力量的规模大小和战争持续时间的长短。

    在当前时代,打仗还真的靠人多力量大,杨帆不仅要打败小日本,取得抗战胜利,更想趁着这个机会彻底的让华夏民族站立起来,创立世界新秩序。

    杨帆在磨刀霍霍,鬼子同样也在趁火打劫,一番骚操作下来,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