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徐州大突围-《带着淘宝去抗日》


    第(2/3)页

    鉴于情况变得异常危急,蒋委员长决定采取反包围或脱出包围圈的意见。

    前方越来越惨烈的战报,不断传到武昌军事委员会,徐州突然面临的严重危机,蒋委员长意识到:日军的意图是要围歼徐州我军主力。

    如果徐州那五十个精锐师被吃掉,国民政府就失去了抗战的本钱。

    5月12日下午,蒋委员终于承认徐州状况处于危险关头,给李宗仁发去十万火急的电令:

    军委会着令你部力避决战,撤离徐州,火速突围。

    李宗仁根据这一电令,决定放弃徐州,立即将部队分成五路分别突围,并于5月17日颁布撤退令:令汤恩伯军团向西突围猛烈冲击日军;又令孙连仲、张自忠、庞炳勋部在运河设防,凭险固守以掩护大军撤退。

    徐州地区的国军主力从峄县撤围,并向大别山方向快速转进!

    华夏军队且战且退,阵型不乱,按部就班的向西、向南撤退。

    日军沿路拦截设防,然而气势如虹的华夏军队冲一处破一处,一路上所向披靡无所不破。

    大军迅速向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集结,各路军队都相继冲出了包围圈,至此徐州撤退暂告一段落!

    5月下旬,各路大军按照指定的线路全部安全地带皖西、豫南地区。

    而从南北两个方向增援过去的日军仍未到位,最终日军将徐州地区的国军主力合围在徐州附近的战术构想化为泡影。

    郭汝槐将军在回忆录里对徐州会战突围写道:

    我五六十万大军,离心退却,竟每一个师早敌人歼灭,且向敌后退却的部队都如无人之境,事后安全而归。

    足见敌人虽构成战略包围态势,然而地广兵稀,到处都是空隙。我在国内作战,有人民协助,化整为零,随时可以安全脱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