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续命汤的命运-《中医许阳》


    第(2/3)页

    许阳问:“是因为现在没几个人敢用续命汤类治中风了吗?”

    徐原尴尬地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

    张可则是在一旁问道:“为什么不敢用啊?”

    许阳道:“这个说起来就长了,在唐宋以前,治疗中风基本上都是用续命汤类,续命汤的话,在《金匮要略》中就有提起,治中风痱,身子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者拘急不得转侧。”

    “后来唐朝孙思邈也将续命汤收录入《备急千金要方》,并且将小续命汤其放在治风剂之首,也列了其他几首续命汤类方子。”

    “孙思邈记载小续命汤可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而呼,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而且孙思邈也说‘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效如神。’所以在唐宋之前,辩证中风,为真中风者,皆是用续命汤。”

    “但是在唐宋之后,内风说和非风说,就开始兴起了,所以祛风之法,渐渐被大家放弃了。”

    “尤其是在金元四大家起来之后,皆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刘河间主心火暴盛;张从正主肝风内动;李东垣主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则是主痰湿生热。”

    “后世医家接受了他们的观点,治法也多以平肝潜阳,清热化痰。尤其是张景岳认为中风‘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所以他认为用续命汤是速其危耳。”

    “还有近代的张山雷,骂的就更狠了,他直接说续命汤治中风是不可思议,是侥幸图功。”

    “所以宋之后就渐渐不用续命汤类了,尤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桂枝、附子都有升高血压的弊端,患者已有脑血栓,就更没人敢用了。”

    “虽说宋之后历代来,也有不少医家一直在用续命汤。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就很少了。”

    张可点了点头:“这样啊。”

    许阳接着跟徐原道:“自王清任创出补阳还五汤治中风以来,历代医家好评如潮,但是此方是治气虚血瘀的。”

    “脉象沉弱,或者大而虚者,效果会很不错。可若是脉弦大而数者,就无法见效了。此方还是是治虚的,要学会辩证。”

    徐原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把知识点记了下来。

    许阳再道:“其实我们当代啊,也有不少中医做了小续命汤的对照试验,比如余小平用小续命汤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0例,总有效率96.7%”

    “河南名医张惠五用小续命汤治中风偏枯症88例,总有效率为98.86%。还有……李可老中医……当初因为过于劳累,两年三次中风。也是用的续命汤类治疗自己,效果很好。”

    提到李老的时候,许阳的语气也稍稍沉了一下。李老中风之后,决心为续命汤正名,后来第二次中风的时候,还给许阳寄了重订续命汤的学术资料,好让许阳了解更深一些。
    第(2/3)页